| ||||
“都市智造高地”是“十四五”期間常州市鐘樓區為自己定下的目标。如今,該區正積極重塑發展硬核,努力搭建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合作與促進平台,不斷深化數字産業和制造業融合發展,構建智能制造産業生态圈。數據顯示,目前,鐘樓區共有規上企業308家,其中一半以上正在或已經實施數字化轉型。 主動擁“智”,赢得市場新優勢 新疆棉花綜合品質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棉花總産、單産、種植面積等已連續26年位居全國第一。目前,新疆棉花的耕種機械化水平已達100%,棉花機械采收率接近70%。新疆棉花種植機械化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對國産采棉機的巨大需求。在常州鐘樓區,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便是國内較早進軍采棉機領域的農機企業之一。 東風農機自2015年起就着手研制采棉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進行研發,首款4MZ-3三行自走式采棉機于2017年下線。2019年,擁有北鬥系統定位和遠程車輛狀态監測等功能的4MZ-6六行自走式采棉機更是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在新疆棉田裡大顯身手。“六行自走式采棉機有六個采棉頭,可同時采摘六行,适合規模化棉田采收作業,成本低、易維修,主要銷往新疆。”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型号單台采棉機采收效率可達1.5萬平方米/小時,相當于1200多人的手工采摘量。近年來,該産品在新疆的銷量正逐年增長,今年已達120台。 企業唱響轉型主旋律。鐘樓區内,像東風農機一樣,積極擁抱數字經濟,以智造添力制造的企業還有很多。三百多台機器人、上百條自動化生産線,80%以上核心零部件實現自動化生産……格力博(江蘇)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開始從事新能源園林機械的研發、設計、生産及銷售。目前已發展成為以自有品牌銷售為主的全球新能源園林機械行業“獨角獸”,全年出口額超40億元,産品“锂電無刷雙腔自動切換割草機”更成為全市唯一入選工信部第四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公司正在全力創造智能互聯機群,以強大投入加快工業物聯網、大數據、雲平台發展應用,不久的将來,格力博将被打造成智能化企業。”公司創始人陳寅如是說。 服務加碼,奠定智造高地的堅韌基石 在鐘樓區,随着制造企業愈發踴躍地擁抱數字浪潮,微億智造、長江院、神州網雲等一批優秀的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服務商的崛起更打下了智造高地的堅韌基石。 常州微億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助力工業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公司,目前國内唯一将人工智能設備大規模批量應用在工廠現場的企業。總經理潘正頤表示,公司從質檢領域痛點切入,推出國産自主可控工業視覺算法模型,并通過百度昆侖芯片、移動5G、智能傳感等多種黑科技支持,實現了“數據上雲、模型下發、算力輸送”模式,從而把工業全流程“連起來”,讓數據“動起來”。 江蘇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微億智造、百度智能雲團隊合作,設計出的“外觀缺陷視覺檢測設備”就是智造服務下的産品之一。一台台質檢設備采用多角度高速相機拍照,僅需1至2秒,高清圖像就通過5G網絡高速上行傳至雲端,進行AI質檢識别,再通過5G網絡回傳至機械臂進行有序分揀。此前,精研科技每件産品質檢需耗費30秒至1分鐘才能完成,且需借助顯微鏡,人力耗費巨大,公司質檢員占比過半。而如今一台機器就可以準确檢測出一個産品上6個面不同位置的33種缺陷,1小時可以檢測3000個零件,漏檢率也從0.5%~1%降低到0.1%以内。 同時,微億智造還積極與鐘樓區政府、中國移動三方聯合打造了區域工業大數據雲平台,由中國移動提供區域工業雲“底座”,由微億智造聯合百度、戴爾、創普雲、西克等生态夥伴,提供數據平台及數字化應用解決方案。目前,該平台已形成3個算法訓練平台、27個核心工業AI模型、45個工業數字化系統軟件、327個行業應用模型以及225個适應不同場景的功能模塊,已接入工業設備2017台。 搭建載體,激發倍增潛動力 常州大數據産業園拔地而起,正成為全市重要的創新闆塊,目前已集聚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京東、阿裡巴巴内容中心、浪潮、戴爾等100多家行業重點企業,并吸引了今點軟件、文捷大數據等16家大數據上下遊企業入駐,預計到2022年,園區将集聚500家以上行業企業,形成行業代表龍頭企業20家以上;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自投入以來,積極探索新工具“衛生健康雲”和新機制“運管分離”,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的融合、共享和應用,2019年12月上線的智慧健康雲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顯身手,僅用了16小時就開通了“江蘇——黃石遠程醫療服務平台”,目前,“這朵雲”已承接省衛健委300億條臨床數據、市衛生信息中心35.6億條數據;全國唯一的國家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應用體驗驗證平台,成為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本地化抓手,集聚了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明匠智能等行業領軍企業……近年來,鐘樓區不斷做強載體,加速推進數字經濟發展。 鐘樓區委書記沈東表示,鐘樓正在實施數字經濟倍增計劃,将充分發揮華東雲基地基礎優勢,依托“一園兩雲多中心”,鞏固提升工業與醫療大數據産業優勢,積極拓展電商、物流、旅遊大數據領域,建設大運河江蘇數字港,鐘樓的智能制造将迎來大發展的春天。 與此同時,鐘樓區還堅持以衆創空間驅動創新活力,進一步促進 “三新經濟”蓬勃發展。目前,鐘樓區共建成以衆創空間為代表的雙創載體46個,其中國家級衆創空間1家、省級衆創空間11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截止到今年4月,雙創載體共完成稅收1.42億元。通訊員 顧克奇 劉 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