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最新資訊
平穩運行壓力漸顯 全年增長信心依然——2021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信息時間:2021-08-09  訪問次數:662  】【我要打印】【關閉】

8月6日,2021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本次發布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趙馳主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出席本次發布會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陳斌執行副會長發布了2021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以下為發布内容: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定恢複、持續發展的态勢。得益于國内疫情的有效控制與宏觀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上半年機械工業市場需求逐步恢複、運行環境不斷改善,外貿出口情況好于預期,企業發展信心不斷增強,行業生産保持平穩的趨勢愈發明朗。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對機械企業效益的影響開始顯現,海外疫情持續演變加劇了外貿形勢的複雜性,同時對比基數的擡高對今年下半年的指标增長形成壓力,機械工業全年平穩運行與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

一、上半年機械工業運行概況

受上年低基數因素的影響,年初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标均表現出高速增長,此後增速呈現逐月回落趨勢。截至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标同比增速仍處于較高水平。

(一)增加值增速高位回歸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3%,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和制造業6.4和5.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21.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9.8%。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五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通用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和儀器儀表制造業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長24.3%、20.1%、21.8%、29.4%和19.2%,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8%。

(二)産品生産保持穩定

今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生産延續了上年的回升走勢,重點監測的121種主要産品,累計産量同比增長的比重保持在94%以上。6月末累計産量實現增長的産品114種,占比94.2%;産量同比下降的産品7種,占比5.8%。從當月數據看,5、6月單月産量實現增長的産品占比保持在三分之二左右。

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産品生産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包裝機械生産旺盛,包裝專用設備、金屬集裝箱等産品産量成倍增長。二是工程機械類産品經過多年快速增長後,産銷增速逐步回歸,挖掘機、裝載機、水泥專用設備、叉車等産品增速放緩至30%左右。三是農業機械産品生産漸趨平穩,增速有所放緩,大、中、小型拖拉機産量分别增長57.4%、18.5%和27.6%。四是機床類産品出現恢複性增長,金屬切削機床、機床數控裝置、金屬切削工具等産品産量增速超過30%,工業機器人增長近70%。五是汽車産銷量分别為1256.9萬輛和1289.1萬輛,同比增長24.2%和25.6%,受芯片短缺影響,5、6兩月當月同比下降,恢複性增長的勢頭受阻。六是部分輸變電設備生産走弱,變壓器、電力電容器等産品産量同比下降。

(三)産能利用率處于較高水平

在生産保持平穩的帶動下,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行業産能利用水平處于高位,較上年同期明顯提升。通用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和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産能利用率分别為80.9%、81.3%、76.2%和81.4%,其中除汽車制造業外,其他行業産能利用率均高于同期全國工業産能利用率平均水平。與上年同期相比,上述四個行業的産能利用率分别提高6.9、6.6、9.4和7.7個百分點。

(四)效益指标增速仍處高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49萬億元,同比增長30.85%;實現利潤總額8013.2億元,同比增長41.99%;兩項指标增速均處于較高水平。上半年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42%,比上年同期提高0.51個百分點。與全國工業相比,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增速高2.97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速低24.95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低0.69個百分點。随着上年對比基數的回升,機械工業效益指标增速持續放緩,與一季度相比,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的增速分别回落27.8和196.18個百分點。

(五)分行業發展全面向好

上半年,機械工業14個分行業運行走勢全面向好,營業收入同比均實現超過10%的增長,其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其他民用機械、電工電器和機床工具行業增速超過30%;利潤總額均實現超過10%的增長,其中其他民用機械行業增速超過90%、機床工具行業增速超過85%,位居前兩位,電工電器、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和汽車行業利潤增速也超過40%。

(六)固定資産投資處于恢複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中通用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和儀器儀表制造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分别增長10.6%、28.5%、24.2%和25.1%,汽車制造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下降2.3%。與2019年比,通用設備制造和汽車制造業投資仍為負增長,降幅分别為9.3%和22.7%;專用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和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别增長12.2%、3%和24.5%。總體而言,機械工業固定資産投資仍然偏弱,資金不足是近期制約企業投資的主要因素。

二、上半年行業運行中的亮點

(一)創新驅動,戰新産業支撐行業發展

上半年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相關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49萬億元,同比增長32.07%,增速比機械工業平均水平高1.2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5968.41億元,同比增長45.07%,增速比機械工業平均水平高3.08個百分點。從比重看,上半年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在營業收入中的比重為75.98%,比上年同期提高1.5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的比重為74.48%,比上年同期提高0.8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産業依然引領與帶動着機械行業的恢複與發展。

(二)搶抓先機,進出口貿易超預期

得益于國内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生産秩序的快速恢複,機械企業主動作為、搶抓國際市場先機。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4917.2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出口總額3116.6億美元,同比增長40.3%,進口總額1800.6億美元,同比增長29.2%,實現貿易順差1316億美元,均創同期曆史新高。從具體産品看,汽車零配件、低壓電氣設備等機械工業傳統優勢産品出口顯著增長。上半年,汽車零配件出口金額為237億美元,同比增長57.35%;低壓開關及控制裝置出口金額149.36億美元,增長39.53%;蓄電池出口金額131.13億美元,增長71.9%。此外,汽車整車出口表現突出,上半年出口量超過88萬台,同比增長108.49%。還有部分企業采取多種方式,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如山河智能開發的新型号智能礦用卡車成功打開印尼市場,帶動企業智能設備出口總額增長超過90%;中聯重科為用戶提供産品選型、運輸、清關、第三方檢驗、操作培訓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務,上半年塔機在菲律賓市場占有率大幅躍升。

(三)“雙碳”目标引領産業轉型

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為牽引,機械工業積極調整,助力能源消費變革。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121.5萬輛和120.1萬輛,同比均增長2倍;累計銷量已與2019年全年持平;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上半年的9.4%。發電設備累計生産6172.33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水電和風電機組合計生産3367.06萬千瓦,占比54.55%,超過半數,比重較上年提高5.21個百分點。同時機械企業積極在“雙碳”新市場中挖掘機遇,深化與高載能行業的融合發展,如上海電氣集團與本鋼集團啟動全面戰略合作,助力打造綠色智慧潔淨鋼廠。

(四)自主創新,重大裝備研制取得新進展

機械工業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重大裝備研制不斷取得新進展。哈爾濱電氣集團和東方電氣集團參與建設的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安全準點投産發電,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東方電氣自主研發的國内首台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順利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标志着我國自主燃機産業取得重大突破。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三研究所、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分公司、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沈陽鼓風機集團等單位聯合研制的首台套天然氣長輸管道國産30MW級燃驅壓縮機組通過驗收,是我國能源裝備領域的又一重大進展。

(五)數字化智能化賦予發展新動能

由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賦能,機械工業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裝備的能力持續提升,同時也為自身獲得發展新動能。徐工集團無人集群道路機械成功應用于新疆首條沙漠高速公路S21阿烏高速的大面積瀝青攤鋪作業,克服極端作業條件、提高道路建設速度。新松公司參與研發的智能清污機器人成功應用于葛洲壩水電站,颠覆傳統的人力半機械化清漂模式。濰柴雷沃重工生産的無人小麥收割機與無人拖拉機組成無人駕駛收獲系統,通過手機控制實現小麥收獲與田間轉運的雙機協同作業,提高收獲效率。上海電氣集團參建的全國首條中運量數字軌道臨港新片區1号線全線開通運營。該線路以數字化磁标簽為虛拟軌道、以膠輪電車為車輛載體,結合自動駕駛技術,具有投資小、建設周期短、靈活性高、運能大、可靠性高等特點。

(六)産教融合,助力人才培養

為改善當前行業面臨的專業技術人才與高端人才匮乏的問題,行業協會與機械企業積極組織并參與産教融合工作,促進教育鍊、人才鍊與産業鍊的深度融合。今年以來,頒布了《機械工業“十四五”人才培養規劃》,舉辦了急需緊缺人才高級研修班,與政府部門聯合開展了機械工業技術技能大賽,組織了機械工業一線工人科學技術獎評選,開展了職業技能等級評價等工作。目前,行業已組建40多個産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團,為促進人才培養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行業運行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一)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行業成本壓力上升

今年上半年國内鋼材、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3.1%,其中黑色金屬材料類、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分别增長27.7%和26.8%,上漲明顯,緻使機械工業原材料采購價格普遍提高,企業成本壓力加大。機械工業重點聯系企業專項調查顯示,95%的被調查企業反映今年以來原材料采購價格出現上漲,91%的被調查企業反映今年以來零配件采購的價格上漲。

(二)産品價格處低位、效益指标出現下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原材料持續、大幅、快速上漲的背景下,機械工業産品出廠價格漲幅微弱且相對滞後。今年前三個月,機械工業出廠價格指數分别為99.2、99.1和99.5,仍處于同比下降的狀态。直至4月機械工業出廠價格指數同比才由負轉正,6月份增幅升至1.1%,但遠遠低于同期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原材料行業出廠價格指數超過26%的增幅。

原材料采購價格與産品銷售價格變化的差異,已經影響了機械行業的利潤。單月數據顯示,機械工業利潤總額增速大幅回落,3月增速為94.1%,4月回落至3.7%,5月為1.99%,6月增速由正轉負,同比下降9.84%。

(三)賬款回收難、行業資金周轉率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末機械工業應收賬款總額為5.52萬億元,同比增長9.72%,占全國工業應收賬款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專項調查結果顯示,上半年六成的被調查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24%的企業增幅超過10%;超過六成的被調查企業應收票據同比增長,23%的企業增幅超過10%。企業反映使用票據結算的客戶明顯增多,導緻自身資金周轉壓力加大。6月末,機械工業流動資産周轉率為1.45次,比同期全國工業低0.36次。

四、機械工業全年運行走勢預判

上半年,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得到了鞏固和拓展,機械工業也呈現出平穩發展的運行态勢。展望下半年,利好于機械工業運行與發展的因素在積累與釋放。一是經濟環境改善帶動市場需求擴張。在國民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背景下,機械工業用戶行業轉型升級、擴大生産的意願顯著提升,上半年制造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9.2%,利好于機械工業生産端的平穩運行。二是穩定的政策環境與精準的調控措施提振企業信心。前期國家出台的扶持政策利好效應持續顯現,上半年出台的一批精準調控政策聚焦中小企業、困難企業,加大企業纾困的力度,構建政策合力,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三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速。全球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多變,深刻影響工業技術發展趨勢。機械工業用戶行業對數字化改造、智能制造的需求激增。外部需求的提升與機械工業轉型發展的内生動力相結合,推動機械工業踐行高質量發展戰略。

但是應該看到,下半年機械工業實現平穩運行壓力有所增加。近期行業運行中存在的不穩定、不确定因素,需要密切關注。一是部分産品生産出現高位回落迹象。6月當月,挖掘機産量為2.7萬台,同比下降25.65%;汽車生産完成194.3萬輛,同比下降16.5%;大中型拖拉機、農産品初加工機械、污染防治設備等産品當月産量同比也出現下降。二是對外貿易市場存在不确定性。重點聯系企業專項調查顯示,海外市場接續訂單壓力較大,四成企業在手訂單可滿足三季度生産,其中兩成企業在手訂單可滿足全年生産。加之疫情波動對項目履約與産成品提貨的影響,以及彙率上升的影響,下半年機械工業外貿出口形勢存在不确定性。三是原材料價格仍處高位。近期鋼材和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趨勢雖有所抑制,但價格仍在高位震蕩,對機械行業效益的影響在延續。下半年機械企業或将面臨原材料成本高與賬款回收難疊加産生的資金壓力。此外,逐月擡高的同比基數,也對下半年主要指标的增長形成顯著壓力。

綜上所述,2021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将呈現前高後低的态勢,下半年主要經濟指标增速較上半年明顯趨緩,但機械工業全行業完成年度目标信心依然。預計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增速可達6%左右,外貿進出口有望實現新的突破。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起始之年,面對持續演變的全球疫情、複雜嚴峻的内外部經濟環境,機械工業全行業将堅定信心、主動作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

上一條: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重點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座談會
下一條:我省大數據發展總指數列全國第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