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新聞
工業經濟如何持續平穩增長? 助企纾困有哪些幫扶舉措?看工信部權威發聲

【信息時間:2022-05-05  訪問次數:494  】【我要打印】【關閉】

今年一季度我國工業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運行的良好态勢。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比2021年四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但是3月中下旬以來,工業經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面臨新的下行壓力。當前最突出的困難是,外部環境嚴峻複雜,不穩定不确定性加大,疊加疫情多點散發,導緻企業停工停産增多,物流運輸不暢。此外,大宗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波動,增加了中下遊企業成本,中小微企業特别是服務型中小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加大,生産經營困難進一步加劇,影響了産業鍊供應鍊穩定運行。面對困難,工業經濟如何穩?産業鍊供應鍊如何穩?中小企業如何穩?來看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的專訪。

工業經濟如何穩?

辛國斌:做好四方面“全力以赴”

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辛國斌表示,要全力以赴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保通保暢,穩定産業鍊大循環。辛國斌表示,這是當務之急,也是重中之重。工信部将落實落細重點産業鍊供應鍊企業“白名單”制度,保障重點企業穩定生産。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與地方主管部門協同聯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加強跨區域協調,着力打通一些地方還存在的産業鍊供應鍊堵點卡點,加快推動企業複工複産。
二是全力以赴助企纾困,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中小企業是産業生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經濟的微觀基礎。工信部将會同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推動落實助企惠企政策,提供精準服務,開展涉企“三亂”問題專項整治,政策、服務、環境三管齊下、協同發力,幫助中小企業穩定安全發展。
三是全力以赴擴大内需,深度激發增長潛力。工信部将堅持兩頭抓,一頭抓擴大投資。加快實施制造業“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項目,支持重點領域實施節能降碳重大技術改造,引導基礎電信企業适度超前部署5G基站建設,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拉動作用。一頭抓拓展消費。充分挖掘汽車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潛力,組織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培育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和示範項目,加速5G技術與能源、教育等垂直行業融合應用,發揮好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
四是全力以赴穩定預期,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困難越大,越要堅定信心,信心比黃金還重要。一方面,工信部将推動政策落實。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已出台政策更好地落地見效,讓廣大企業有獲得感。另一方面,工信部将做好政策儲備。密切跟蹤研判國内外形勢發展變化,針對企業生産經營面臨的實際困難,針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挑戰,進一步加強分析研判,制定完善應對預案,及時出台有力措施。

産業鍊供應鍊如何穩?

辛國斌:三方面發力 保重點企業 保重點行業 保重點區域

産業鍊是工業經濟的筋骨,供應鍊是工業經濟的血脈。針對前一段時間物流不暢的問題,工信部當前正堅持從三方面發力:
一是确保重點企業穩定生産。設立重點保障企業的白名單,并将“白名單”企業作為保障産業鍊供應鍊穩定的重中之重。工信部将推進“白名單”區域互認,協調各地細化實化服務保障工作。
二是确保重點行業穩定運行。發揮産業鍊供應鍊協調平台作用,打通堵點卡點,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集成電路、汽車、裝備制造、醫藥等重點行業複工複産。
三是确保重點區域産業暢通循環。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産業集聚區,加強跨區域跨省份協調,采取點對點、一對一、短平快的方式,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區域協同複工複産。

汽車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産業,并且産業鍊條長,但3月份以來,疫情導緻部分整車和零部件生産企業生産停滞,市場終端消費下降,汽車産業面臨“兩頭擠壓”,受到較大沖擊。
辛國斌表示,下一步,促進汽車産業平穩健康發展。一是盡快穩産達産。用好汽車産業鍊供應鍊暢通協調平台,協同地方相關部門,加強對長三角等重點地區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監測調度,在科學精準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保障物流暢通,推動複工企業盡快穩産達産。二是積極促進消費。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組織實施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和換電模式應用試點,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同時,還将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推動電動化與智能網聯技術融合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出行需求。

中小企業如何穩?

辛國斌:堅持政策和服務兩手抓 努力改善企業營商環境

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工信部堅持政策惠企、服務助企、環境活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幫扶中小企業。
下一步,工信部将一方面,确保已出台政策落實到位。完善“中小企助查”App等政策服務數字化平台,組織各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進企業、進園區、進集群,紮實開展政策解讀和宣傳工作,讓廣大中小企業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組織開展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督查,确保已經出台的各項“減、免、緩”助企惠企政策落實落地,做到“應減的減到位、該免的免到位、能緩的緩到位”,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真正實現“應享盡享”。
另一方面,着力提供精準服務。組織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聚焦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數字化轉型、管理提升、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短闆弱項,幫助中小企業切實解決生産經營和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努力為中小企業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務,進一步增強企業獲得感。

 

上一條:五四青年獎,青年人的夢想
下一條:工信部部署做好2022年工業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工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