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工業機器人産業鍊線上對接會。 來自紡織、建材、船舶、工程機械、汽車等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分享了行業智能制造發展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需求方向,工業機器人整機企業介紹了産品創新及應用情況。圍繞工業機器人産業鍊協同發展,參會企業交流分享了工業機器人協同創新,零部件、元器件、軟件産品創新及應用推廣情況。各方圍繞提高創新能力、加強産業鍊協同、拓展應用場景等方面進行了充分交流。
相關行業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工業機器人整機、零部件、元器件和軟件企業,以及行業組織、研究機構等專家和代表100餘人參加了會議。
随着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工業化進程持續加快,各行各業也逼近需要重新整合變革的關口。因此,機器人作為高端制造業中有具備較高技術含量的行業,也作為一個更加有競争力、能帶來更大的附加值的産業,必然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發展趨勢,是提高一個國家國際競争力的重要途徑。 當前,随着新産業的需求爆發,機器人行業的增長率仍然在不斷提升,可以判斷,随着疫情影響逐漸消散、制造業投資的不斷複蘇,未來工業機器人産銷數據有望持續改善,工業機器人産業鍊将迎來國産替代的黃金時期。同時,這樣的背景對中國機器人産業來說,其實也是一個能孕育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态的更好機遇期。
國産機器人發展現狀 01疫情之下,逆勢上漲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自帶跑步前進屬性。工業機器人是制造業産業升級的核心環節。環境壓力越大、競争越激烈,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就越迫切。工業機器人市場,世界看亞洲,亞洲看中國。在2020年疫情的不利影響下,全球經濟遭受重創,但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逆勢上漲,同比銷量增速達19.1%。而根據《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白皮書》最新統計的獨家市場數據,2021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總出貨量為23.6萬台。作為工業隐形助推器,工業機器人是機器換人、制造業産業升級的核心環節。這也意味着,作為生産方式變革的要義之一,環境壓力越大、競争越激烈,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就越迫切。因此,當下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自帶跑步前進屬性。 02機器人産業鍊整體向好 雖然國内機器人産業起步較晚,但自“十三五”以來,企業收入盈利兩增速明顯。營收利潤增長的同時,研發投入也在逐年遞增。在飽和式研發和龐大的資金投入下,中國機器人産業鍊上下遊尤其是數字化技術水平已經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我國機器人産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5%,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已經覆蓋52個行業大類,機器人産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
根據天眼查最新發布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超11.4萬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冊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超4.6萬家,增速達到72.97%。這意味着國内的機器人企業對産業鍊的掌控能力和話語權正不斷提升。 《“十四五”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中也提及,要求機器人産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領軍企業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要建成3—5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産業集群,實現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翻番。由此可見,國産工業機器人必然将目光投向國際競争的同時,也意味着整體産業鍊将同步進入發展“快車道”。
03國産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速快又穩 應用極其廣泛、增速既穩又快、國産替代空間巨大,是當下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主要特征。通過《白皮書》我們發現,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已涵蓋46個行業大類,從農業、林業,到采礦、紡織、食品制造,再到汽車制造、通用設備制造,再到教育、衛生、國家機構。工業機器人正在全面滲透于第一、二産業及其它領域。
根據《白皮書》獨家數據,未來五年内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将繼續保持每年25%以上的增長速度。樂觀源于中國制造轉型升級背景下,以下四方面帶來的新一輪增長契機: 1. 在後疫情時代,下遊3C領域、汽車市場以及機械加工領域的擴産擴容,刺激工業機器人需求; 2. “十四五”規劃政策強力支持,智能制造不斷提速; 3. 工業機器人是制造業升級的核心抓手,産業鍊增長可持續、國産替代力度和邏輯較強,核心标的值得高度重視和戰略配置; 4. 從2010年中國市場開始快速發展以來,工業機器人10年壽命周期已到,存量市場迎來新一輪升級換代。
國産機器人發展機遇 01前景廣闊,頗受資本青睐 2017-2020年工業機器人投融資事件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是投融資金額卻不斷增長。2021年工業機器人投融資事件95起,投融資金額230.76億元。工業機器人領域投融資趨于理性,預計投融資将向大型企業傾斜,2022年工業機器人投融資事件将達70起,投融資金額将達162.4億元。 02老齡化人工成本提高,倒逼機器換人
人口老齡化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2021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26736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8.9%。未來一段時間,老齡化程度将持續加深。另一方面,我國制造業工人工資逐年增長,2020年城鎮私營單位制造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7910元,同比增長9.6%。預計2022年城鎮私營單位制造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5426元。工廠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催生機器換人的需求。 03智能制造利好工業機器人發展
工業機器人作為制造業升級的關鍵,和國際間制造水平比拼的重要一環,其在發展的起始階段便已受到我國政府的關注。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并對工業機器人,提出高端化、智能化、創新發展的目标要求。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機器人産業正迎來發展新機遇期。
04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廣泛
工業機器人應用于搬運、焊接、裝配、潔淨、配送、機械加工等場景,可以代替人工在各種惡劣危險工況下工作,并且長時間進行繁重、重複的作業,同時大幅提高生産效率和效益。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汽車、3C、金屬、化學品與橡膠與塑料、食品等領域的生産制造中。未來,随着工業機器人同人工智能、大數據融合發展,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或進一步擴大。
05零部件國産替代前景廣闊 目前,核心的零部件都能找到國産替代,隻是性能上與國際廠商存在差距。北京工業大學張躍明教授帶領其團隊經過四年的努力,成功攻克了減速器齒輪磨損的問題,研制出齒輪修行技術模型。同時,張躍明教授團隊研發的RV減速器已經在精度保持性、剛性、使用壽命等指标方面均達到檢測标準。除了教授團隊之外,武漢精工、巨輪智能、中大力德等中國企業都已經實現RV減速器量産。這意味着,我國的RV減速器在源頭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減速機從此踏上追趕日本的快車道。 針對更多國内機器人企業的創新研發,一方面要聚焦産業發展需求,突破機器人系統開發、操作系統等共性技術;另一方面要鼓勵骨幹企業聯合開展機器人協同研發,推動軟硬件系統标準化和模塊化,提高新産品研發效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