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新聞
常州鐘樓區下好“先手棋” 以“數”聚能建設數字經濟先導區

【信息時間:2022-07-05  訪問次數:472  】【我要打印】【關閉】

超級虛拟工廠助力傳統制造業彎道超車”“重大項目接連落地,引領數字産業乘勢而上;搶占智改數轉風口,以算力夯實經濟發展底座——聚能,讓常州市鐘樓區的發展标簽更加多元。

鐘樓區委書記沈東表示,推進數字經濟先導區建設,高站位部署建設常州數字經濟産業園,建立以頭部企業為引擎的數字經濟産業集群,讓數字經濟成為鐘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助企纾困

數字經濟點亮經濟數字

外殼由常州生産,電水泵和電源線的産能交給蘇州3家中小企業共同消化,塵杯訂單派給廣東中山一家外貿企業。近日,在格力博(江蘇)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裡,一款無線家用洗地機正在試生産。鐘樓經濟開發區經發局工作人員黃宇成說,通過超級虛拟工廠進行産能拆解,按照生産工藝标簽在線上匹配供應鍊。

該企業位于鐘樓區北港街道,作為全球新能源園林工具行業的隐形冠軍,格力博原本有99%的産品出口歐美。受疫情影響,企業不得不嘗試出口轉内需,但現有産品與國内市場脫節的問題讓董事長陳寅犯了難。而他所面對的,也是不少外貿型企業的共性問題。

數字惠企纾困如何拉一把?鐘樓經濟開發區搭建開放式工業大數據雲平台——智雲天工超級虛拟工廠。一端依托工業雲接入企業産能數據,一端借助京東等消費互聯網頭部企業,通過對消費者精準畫像,為格力博等上雲企業找到洗地機、微型電動工具等爆款小家電訂單。

超級虛拟工廠在雲端加強企業間産能協同,運用數字化手段指導生産。鐘樓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錢雲傑介紹,目前,超級虛拟工廠已接入來自18個行業的537家制造業企業,連接設備超過4.4萬台,幫助工廠孵化出創新産品30餘個,已為中小企業派發數百張訂單,5個月消化3億元産能。

龍頭牽引

硬核數字項目加速落地

大運河南岸,5幢被玉蘭環繞的白色大樓勾勒出常州大數據産業園的輪廓。采用基于”“的數字招商新模式,鐘樓區瞄準頭部企業精準出擊,總投資100億元的京東智能産業園、總規模超3000人的阿裡巴巴内容中心項目相繼落地,一個大數據金巢越建越大。

龍頭引領、高效雲端、海量數據,為鐘樓區創業沃土持續增肥增效。獨角獸創新企業搶占新賽道,618日,有邁體育首個集專業運動培訓、健身運動餐飲、新零售旗艦店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運動空間開業。憑借賽事+場館+大數據服務,僅用2年時間,該公司已成為國内前十的體育産業運營機構。無獨有偶,園區藍軟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大數據雲影像平台幫助下,融合5G+MR技術,建設數字孿生手術室,與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完成全省首例5G+MR腰椎手術,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跨空間共享。

2021年,鐘樓區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規模達165億元。錢雲傑表示,鐘樓區正加快實施數字經濟倍增計劃,以省級大數據産業園為核心承載,推動長三角産業互聯網應用中心建設提速增效,力争十四五末數字經濟産業規模達500億元。

做優生态

智改數轉激發産業變革

620日,中國海油發展常州院防腐塗料智能工廠示範建設項目通過數字化轉型示範建設驗收。通過工業互聯網+高品質裝備,該項目實現傳統塗料企業管理方式、生産模式的颠覆性變革,車間工作人員減少50%,産品交付周期縮短70%

在制造業轉型升級浪潮中,鐘樓區積極探索新路徑。全區智改數轉入庫項目60個,智能化設備及工控軟件投入超8億元。鐘樓區工信局副局長朱心剛表示,目前鐘樓智改數轉初見成效,全區首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場景精研科技5G+智慧工廠項目已全面竣工并正式投産,每年可實現消費電子精密零部件5億套産能。

零星綻放變為全面開花,一批規上企業加快實施數字化轉型,東風農機、常柴、寶鋼軋輥等一批老工業明星競相擁抱互聯網。68日,常州市工信局公示首批智改數轉服務商認定名單,鐘樓區建科院、景林包裝、長江院、微億智造等9家服務商入選。由微億智造與鐘樓區聯合打造的常州工業雲平台,已形成3個算法訓練平台、27個核心工業AI模型、45個工業數字化系統軟件、327個行業應用模型以及225個适應不同場景的功能模塊,現已接入工業設備2017台。

風起湧,奮進有,鐘樓數字經濟拔節生長铿然有聲。

上一條:江蘇蘇淨集團 -----科技成就蘇淨,創新築夢未來
下一條:打造更多“隐形冠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