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最新資訊
按下新能源産業發展“加速鍵”:内蒙古已建成綠氫産能全國第一

【信息時間:2024-12-03  訪問次數:100  】【我要打印】【關閉】

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氫能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高效利用和用能終端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具有大規模、長周期儲能等多種優勢,已成為加快能源轉型升級、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戰略選擇。11月27日,在内蒙古包頭市舉辦的中國氫能産業發展大會暨内蒙古自治區第三屆氫能産業發展推進會上,内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了《内蒙古自治區綠氫産業先行區行動方案》、《内蒙古自治區綠氫管道建設發展規劃》。

據介紹,《内蒙古自治區綠氫産業先行區行動方案》旨在發揮内蒙古自治區資源、産業、區位優勢,加快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态,努力打造綠氫産業先行區。《内蒙古自治區綠氫管道建設發展規劃》旨在打通上遊制氫産業和下遊消納市場,實現大規模、長距離、低成本綠氫儲運。

2024年以來,内蒙古新能源裝機容量、新能源發電量、新能源及相關産業增加值均實現快速增長,内蒙古已按下新能源産業發展“加速鍵”,一個個氫能項目從紙上到地上、向深海。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批複39個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已建成綠氫産能3萬噸,位居全國第一。内蒙古正在從大力推動綠氫替代、綠氫應用、綠氫轉化、綠氫外輸上下功夫,實現“能替盡替、能用盡用、能轉盡轉、能輸盡輸”。

内蒙古新能源産業發展步伐加快

内蒙古是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擁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多年來,内蒙古緊緊圍繞戰略定位,充分運用各項财政政策和資金,統籌推動新能源産業發展和戰略資源開發利用。中央财政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下達,為内蒙古可再生能源産業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一方面,企業通過補助資金支持,可及時進行設備更新、技術升級、項目建設等;另一方面,補助資金可引導鼓勵更多企業投身相關項目建設領域,進一步促進自治區可再生能源産業積聚發展,為内蒙古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

中央财政近日提前下達内蒙古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32億餘元,主要是進一步支持内蒙古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規模化建設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内蒙古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動能源低碳綠色轉型,為内蒙古打造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賦能加力。目前,僅蒙西地區,已得到中央财政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支持的項目就達1394個,項目電力裝機容量達2798萬千瓦,每年補貼電量約569.4276億千瓦時。

2023年,内蒙古新增裝機近300萬千瓦,總裝機達到354萬千瓦,裝機規模躍居全國第二。在已批複新型儲能項目的基礎上,2024年内蒙古新開工1000萬千瓦新型儲能,建成投産650萬千瓦/2900萬千瓦時,2025年再新開工新型儲能裝機1100萬千瓦,建成投産1450萬千瓦/6500萬千瓦時。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裝機381萬千瓦/764萬千瓦時,已批複在建新型儲能裝機245萬千瓦/469萬千瓦時,已批複待建新型儲能裝機約1065萬千瓦/2915萬千瓦時。

2024年以來,内蒙古充分利用“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優勢持續發力,始終堅持“增電源、優電網、擴消納、強儲能”的思路統籌優化新能源布局,促進相關重大項目建設,新能源産業發展步伐加快。從新能源裝機看,前三季度,内蒙古新能源裝機容量同比增長33.6%,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占同期全區新增電力裝機容量的74%。從新能源發電量看,前三季度,内蒙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能源發電量超過13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5%,遠高于同期全區全部發電量增速。與此同時,前三季度,内蒙古規模以上新能源及相關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5%。其中,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2%。

可再生能源替代實施重大科技攻堅任務

推進氫能産業高質量發展是加快能源綠色轉型,更好更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重要選擇。《内蒙古自治區能源科技創新若幹政策措施》要求,可再生能源替代實施重大科技攻堅任務。一是推動儲能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方向科技突圍。聚焦綠色甲醇合成、綠氨合成等高效長壽命的儲能技術、不受資源約束的非锂電化學儲能技術和本質安全的新儲能技術、适應高頻次快速響應的新儲能技術和混合儲能技術、新一代基于電化學物理模型的儲能安全預警技術等,開展“儲能與智能電網”、科技“突圍”工程儲能與新型電力系統點位等國家和内蒙古科技重大示範應用項目,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示範工程建設。

二是推動氫能關鍵裝備自主可控、制取效率高和長距離大規模安全儲運方向科技突圍。大力支持企業申報國家和内蒙古科技重大示範應用項目,開展燃料電池、水電解槽、氫氣壓縮機、中低壓純氫與摻氫燃氣管道輸送、摻氫天然氣内燃機、加氫站用加壓加注等技術攻關,建設氫能裝備實證驗證基地和應用示範工程,系統推進關鍵産品和重大技術攻關、中試轉化、工程化應用。

三是推動新型電力系統高占比新能源、柔性智能電網、高比例綠電消費方向科技突圍。聚焦高比例新能源主動支撐、交直流混聯電網安全高效運行、多元用戶供需互動與能效提升等重點方向,申報“儲能與智能電網”、“智能電網2030”、科技“突圍”工程儲能與新型電力系統點位等國家和内蒙古科技重大示範應用項目,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示範工程建設,優先推動科技示範工程納入國家和内蒙古發展規劃。

四是推動煤炭綠色智能開采利用和高效靈活發電方向科技突圍。立足煤炭綠色開發利用、靈活智能轉型,聚焦生态保護型開發技術與裝備、煤礦地質環境精細感知、礦井水保護利用與固廢利用、礦區生态修複與功能提升、煤礦瓦斯高效抽采及利用、新一代高效智能采掘技術及裝備、煤礦人工智能、超靈活燃煤發電、快速啟停煤基發電、多能互補發電和二氧化碳捕集等重點方向,申報“煤炭2030”、“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等國家科技重大示範應用項目,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示範工程建設,優先推動科技示範工程納入國家和内蒙古發展規劃。

五是建立重大示範項目培育機制。建立能源科技創新培育項目庫,項目庫采用常年推薦、分批入庫、定期發布、動态調整的方式管理。對确定的儲能、氫能、新型電力系統、煤炭綠色開發和高效靈活發電等重點方向的入庫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幫助項目實施和進行相關成果轉化,支持項目成果申報國家、内蒙古的獎項,進行宣傳推廣和典型經驗交流。

推動儲能産業鍊上下遊協同

2024年以來,内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充分發揮政策落地工程專項組辦公室職能職責,緊緊圍繞《内蒙古自治區政策落地工程實施方案》中明确的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動内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動配套政策出台、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四方面重點任務,建立“工作推進、綜合協調、總結評估、宣傳推廣、督辦通報、動态調整”六個機制,全力推動各項政策從“紙上”落到“地上”,切實把政策紅利變成現實生産力。

内蒙古要求,為進一步加快新型儲能産業發展,推動儲能産業鍊上下遊協同,要堅持四個原則。一是堅持集中建設,合理規劃全區新型儲能發展布局,集中在新能源彙集區和電網關鍵節點建設大容量儲能電站;二是堅持集中儲存,推動獨立儲能集中接入電網,集中儲存新能源富裕電力,在電力供應緊張時段放電,促進新能源消納,增加電力保供能力。三是堅持統一調度,推動獨立儲能接受電網統一調度,根據電網保供和調峰需求,統籌安排儲能電站充放電,提升儲能利用效率。四是堅持安全發展,嚴守安全底線,加強新型儲能安全風險防範,明确新型儲能各環節安全主體責任,保障新型儲能項目建設運行的全過程安全。

“十四五”以來,内蒙古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産業發展,從試點示範進入大規模發展階段。《内蒙古自治區綠氫産業先行區行動方案》提出實施五大行動,即創新能力提升行動,風光制氫提質增效行動,擴大綠氫需求行動,基礎設施建設行動,産業鍊強鍊行動;重點推進風光制氫氨醇項目建設,參照風光制氫項目配置新能源規模,上網比例參照制氫項目執行,支持先進技術、裝備申報領跑者計劃,要素資源予以全面保障,采取優化風光配比,降低用電成本,延伸産業鍊條等綜合措施,支持已建成項目,深入示範,鼓勵冶金、煤電行業利用綠氫降低能耗。

輸氫管道作為綠氫産業的重要基礎設施,是銜接綠氫規模化開發與消納協調發展的關鍵環節,大力建設綠氫管道對推動全區綠氫産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自治區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内蒙古自治區綠氫管道建設發展規劃》結合綠氫資源和市場需求分布,按照就近消納優先、互聯互通互補原則,重點打造“一幹雙環四出口”的綠氫輸送管網,全面打通内部消納和“蒙氫外送”通道。“一幹雙環”即環鄂爾多斯市的西部環網,環赤峰市、通遼市的東部環網,貫通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赤峰市的中部幹線。“四出口”即在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赤峰市布局綠氫外送出口,彙集綠氫資源外輸至京津冀、遼甯、陝西、甯夏等用氫地區。


作者:孟凡君

編輯:孟凡君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上一條:中國質量協會: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同比下降
下一條: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首發圓滿成功
Baidu
sogou